生物特征虹膜识别
单眼双眼测试支持
识别距离30---40CM
识别速度小于2秒
存储模板容量大10
网络模式单机 网络 云网
系统配置
IrisAccess 系统由 iData EAC(访问控制)软件和硬件组成,与我们的软件套件配对。可以使用几个硬件组件:iCAM4000 系列、ICU4000 系列、iCAM7000 系列和功能操作模式选项可以使用。
iCAM7000 作为 iCAM4000V
多因素身份验证
通过使用 EAC 软件、带有内置键盘的 iCAM7100 以及利用支持卡 + PIN 作为身份验证模式的三方物理访问控制系统 (PACS) 的组合,可以轻松设置多因素身份验证。结果是通过 Card + Iris + PIN 进行身份验证。所有 iCAM 型号均可与输出韦根的预安装外部读取器一起使用,以提供 2 和 3 因素身份验证解决方案。具体设置可在 iCAM7000 系列用户指南中的多重身份验证选项下找到。
3 因素身份验证:带有 PACS 系统(PACS PIN)的 iCAM7100
2 因素身份验证:不带 PACS 系统的 iCAM7100(本地 PIN)
操作模式
虹膜识别是专为在一对多搜索模式下工作而设计的生物特征认证技术。1:N 中的身份验证速度取决于硬件,即使数据库规模扩大到数百万,身份验证完整性也不会降低。不像其他生物识别技术会产生一个简短的可能列表。然而,该技术在使用令牌或 PIN 的 1:1 验证模式下表现出色。
1:N搜索识别模式下的虹膜
虹膜识别非常适合在一对多搜索环境中使用,因为模板很小,并且能够准确地搜索大型数据库是任何生物特征都无法比拟的。
成像仪上的实时呈现会导致将该图像转换为模板,该模板与数据库中的所有其他模板进行比较。
与其他提取一组“可能性”的生物识别技术不同,虹膜识别使用算法参数仅建立一个匹配。
一只眼睛误认的概率是 120 万分之一。使用两只眼睛时的错误识别概率降低了许多数量级。
diagram_Mode_1N
Iris 在 1:1 验证模式下使用 Prox 卡
当受试者使用 PROX 卡进行虹膜识别时,仍然可以实现 1:1 验证。
注册时,与卡关联的韦根编号绑定到被注册个人的记录和虹膜模板。
将卡出示给读卡器后,iCAM 会提示持卡人查看成像器。
查看 iCAM 会导致在 ICU 或 iCAM7000/7100 中创建虹膜模板。
这些模板与注册时链接的虹膜模板和韦根数进行比较。如果是,则进行验证。如果不是,则拒绝访问。
持卡人协会还允许对系统进行编程,以自动将相机成像器设置为用户的高度。
diagram_Mode_11_prox
使用 PIN 的 1:1 验证模式中的 Iris
在注册时,PIN 号码与用户虹膜模板和正在注册的个人的卡 ID 相关联。
在键盘上输入 PIN 码后,iCAM 会提示用户查看成像器。
PIN 指向数据库中的虹膜模板对,与现场表演创建的模板进行比较。
如果to模板被判断为“匹配”,则进行验证,并通过ICU的韦根端口输出卡ID。
如果模板不匹配,则拒绝访问,并从 ICU 输出拒绝 ID。
PIN 提示还允许相机成像仪自动设置为用户的身高。
令牌-PIN-多虹膜配置还允许根据威胁条件的不同级别设置缩放的安全阈值。
diagram_Mode_11_PIN
使用智能卡进行 1:1 验证模式的虹膜
虹膜模板的 512 字节大小允许将 2 个虹膜模板有效地放置在智能卡上。使用智能卡时,维护数据库或轮询数据库来做出认证决定。
在 1:1 验证模式下,智能卡靠在 iCAM 上,靠近读卡器图标。
当从卡上读取虹膜模板时,会提示持卡人看向摄像头,并在其中捕获图像。
如果从“现场礼物”生成的模板与卡中的存储值匹配,则验证成功并授予访问权限。
验证完成后,系统通过韦根输出向门禁控制面板发出信号。
卡片智能允许对系统进行编程,以自动将相机成像仪设置为用户的身高。

设备管理和操作模式管理
IrisAccess iCAM7 系列虹膜阅读器可配置为多种操作模式,可在设备的网络“WebConfig”应用程序中进行选择。
可用的操作模式:
操作模式 1(选项 1):网络 iCAM 控制(在 PC 工作站或 ICU7000-2 系列控制器上处理虹膜数据)
操作模式 3(选项 3):设备上 iCAM 身份验证(1:N / 1:1 和 3 因素身份验证。)
联网 iCAM 控制/虹膜图像捕捉模式
当使用 Iris Access EAC 软件、iData EAC 工具包和/或结合识别控制单元 (ICU7000-2) 与计算机通信时,iCAM7 Iris Reader 将作为 IrisAccess 系统的一部分运行,用于注册或识别。
可以进行 On Iris Reader 或 Off Iris Reader 匹配
iCAM7 系列虹膜阅读器在设备内部提供虹膜识别(生物特征匹配)。所有虹膜数据和 PII(个人身份信息) iCAM 内加密。
旧版配置示例
下图包括以下内容: 在选项 1 中注册 iCAM。两个 iCAM4000 与 ICU7000-2 通信以进行匹配,以及两个 iCAM7 虹膜阅读器处于选项 3 模式(在设备匹配上)。许多其他配置是可能的。
DES 和 3 DES 加密选项可用。3 DES 加密可由终用户设置。注意: ICU7000-2 是作为离线设备匹配的可选解决方案提供的。
在所有情况下,IrisServer 都不必连续在线。(*旧版 iCAM4000 系列设备无法在设备上执行虹膜匹配。)
iCAM7还具有集成继电器(干接点),可以直接控制三方门锁控制器。
使用带有编码模板和设备验证模式的智能卡
iCAM7 系列虹膜阅读器可以作为完整的立身份验证阅读器运行。用于验证(1:1 匹配)已在非接触式智能卡上编码的虹膜模板。虹膜模板数据在注册过程中安全地存储在非接触式智能卡上。当卡片呈现给虹膜阅读器时,加密的模板会从卡片中读取,并与呈现的活动虹膜进行比较。
验证后的卡 ID 输出到 3方门禁系统。此操作不需要网络连接。
iCAM7 系列将支持几乎任何基于 3rd 方韦根的访问控制面板。

IrisAccess CMS 的工作原理
一个或两个虹膜模板(每个大约 512 字节,每个带加密的 603 字节)可以有效地写入智能卡。当使用智能卡时,数据库是可选的,不需要轮询数据库来做出认证决定。在 1:1 验证模式下,智能卡直接放在读卡器图标上方的 iCAM 上。从卡中读取虹膜模板,并提示持卡人看向拍摄虹膜图像的相机。如果“实时呈现虹膜”生成的模板与卡上存储的模板匹配,则验证成功。进行验证后,韦根输出将发送到访问控制面板。根据访问控制面板中预先确定的安全策略,授予或拒绝访问权限。

虹膜识别技术特征
准确的
就像雪花一样,每一个虹膜都是的。受试者的左右虹膜彼此不同,就像它们与任何其他人的不同一样。据计算,发现两个随机形成的相同虹膜的机会几乎是天文数字的 10 78分之一。
影响准确性的另一个区别是不需要人工干预来“设置”错误接受和错误拒绝性能的阈值。取而代之的是,人为因素在该技术的性能标准中不起任何作用,而提供了的 FAR(错误接受率)性能,即 120 万分之一。其他电子身份验证技术有时会选择一些代表“可能匹配”的模板——使错误的可能性存在,因为身份的终确定依赖于人类的解释。
虹膜识别准确性的根源在于虹膜本身的数据丰富性。IrisAccess 系统在制定其算法模板时捕获了 240 多个自由度或特的特征。指纹、面部识别和手部几何在模板构建中的详细输入要少得多。事实上,可以公平地说,一个虹膜模板包含的数据多于为手指、面部和手组合创建模板时收集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虹膜识别即使在明显少于整个眼睛可见的情况下也可以自信地进行身份验证的原因之一。
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其他生物特征模板都会发生显着变化,从而降低整体系统性能并需要频繁重新注册。声音变化。手和手指长大。一个人所做的劳动类型,甚至天气温度或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都可能导致其他技术的模板变化。除非外伤和某些手术,虹膜的模式从 1 岁到是恒定的。(在时,虹膜组织是所有身体组织中恶化快的组织之一,这导致法医病理学家使用它来估计时间。)
地
没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实时提供对大型数据库的 1-n 搜索。英国物理实验室 2001 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虹膜技术每分钟的匹配次数是其接近的竞争对手的近 20 倍。结合速度和准确性来看,没有其他技术可以提供接近虹膜识别实时性能的身份验证。
相反,指纹搜索受到数据库大小的挑战,增加了搜索时间或需要过滤作为搜索加速技术。即便如此,指纹技术通常会返回多个“可能的匹配项”,从而强制引入人工决策因素并增加身份验证决策中出错的可能性。
可扩展
Iris Recognition 和 IrisAccess 系统非常适合大型 ID 应用程序或企业物理安全以及以大型数据库为特征的应用程序。由于 iris 数据模板每个 iris 只需要 512 字节的存储空间,因此可以管理和搜索非常大的数据库,而不会降低性能准确性。
非侵入性
成像和虹膜认证过程中不使用强光或激光。用户可以站在距离设备 10 英寸远的地方,甚至可以戴上眼镜或眼镜,而不会影响系统的准确性。与其他一些流行的生物识别技术不同,虹膜身份验证不涉及身体接触。这不仅意味着“无接触”认证,还意味着该技术非常适合在使用橡胶手套或其他防护装备的环境中使用。
虹膜识别应用程序通常是可选的——没有任何有时与面部识别相关的污名,面部识别会扫描人群以寻找个人。执法机构维护的大型指纹数据库也没有任何关联,这通常会给基于指纹的系统带来的污名。
LG 虹膜考勤系统特色
人的眼睛是由巩膜、虹膜、瞳孔三个部分构成,虹膜位于巩膜和瞳孔之间,由许多腺窝、皱褶、色素斑等组成,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纹理信息。同一个人两只眼睛的虹膜纹理都不相同,双胞胎的每个虹膜所包含的信息也都不一样,出现完全相同的虹膜信息的可能性远远低于其他的组织。
在各个领域你都可能发现虹膜识别技术的身影,比如虹膜识别手机、虹膜识别ATM机、智能虹膜识别终端等等,现在,这项技术也广泛应用到了门禁管理中,给用户带来安全和便捷的新体验。
在金融领域,随着银行管理的规范化,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到银行金库门禁中能够将有权限进入金库管理人员的虹膜信息保存下来,在出入金库的时候进行虹膜验证,加强银行金库的安全性管理。
虹膜识别技术也应用在机场、海关等领域的门禁系统中,比如在机场和海港海关的生物识别通关自动系统、检测系统及警方使用的身份检测行动装置等,虹膜识别技术也可在需要重点防范的区域、通道、口岸上应用,对已认证人员授予不同的权限,对试图强行通过的未经认证的人员,系统会自动采取措施将其封闭在警戒空间。
基于生物识别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应用,生物识别算法的研发、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拥有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等多种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算法及多模态融合算法,成功解决了人工智能场景中的身份认证问题。未来双目虹膜识别门禁、智能虹膜一体机、智能虹膜锁等系列产品已也会广泛应用到了金融、教育、安防等领域。
http://szjyl2010.b2b168.com